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文艺界  >  文艺家协会  >  天津市音乐家协会  >  协会活动
津门旋律颂故乡,王伟州交响组曲《海河》首演成功 ——用音符讲述天津故事,以赤诚谱写城市华章
日期: 2025-11-19 11:30 稿源: 天津市音乐家协会

  11月16日晚,天津音乐厅灯火璀璨,由天津交响乐团委约,天津市音协理事、著名作曲家王伟州创作的交响组曲《海河》隆重首演,成为“中国原创作品交响音乐会”的焦点之一。作品以四个乐章勾勒海河千年文脉,以动人的旋律与精湛的配器,赢得现场观众持久而热烈的掌声,展现了天津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时代气息,也彰显了作曲家王伟州扎根生活、情系故土的创作情怀。

  以河为魂,用音乐绘制城市画卷

  《海河》组曲以“运河怀古——千年之约”“九河归一——福佑津沽”“海晏河清——感恩海河的馈赠”“爱的潮水——致远方的朋友”四个乐章展开,融合历史叙事与地域风情,既有低回婉转的怀古幽思,也有奔流涌动的现代活力。王伟州在创作中融入小鼓、京剧小锣等民族乐器,赋予作品浓郁的天津特色,更以“乐队轻薄诉说与庞大叙事交织”的手法,使音乐跌宕起伏,贴近生活又意蕴悠长。

  三十年深情,谱写赤子心声

  作为在天津生活三十年的艺术家,王伟州坦言:“海河是我的创作源泉。”每年亲临河畔尝一口海河水,已成为他与这座城市的情感仪式。这种深植于日常的挚爱,转化为音符中的烟火气与生命力。正如友人所言:“《海河》不仅是音符的诗意挥洒,更是作者对这片土地的膜拜与挚爱。”作品之所以打动观众,正因其中饱含真切的乡土情怀与人文温度。

  艺术扎根生活,旋律传递共鸣

  王伟州被誉为“天津作曲家中最会写旋律的作者之一”,其作品始终坚持以大众听得懂、有共鸣的方式传递情感。从舞台剧《风雨归舟》《名媛风华》到交响组曲《海河》,他善于将传统与现代交融,用音乐拉近高雅艺术与百姓生活的距离。此次《海河》的成功,不仅是一部作品的呈现,更是“艺术为人民”创作理念的生动实践。

  讲好天津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本场音乐会由指挥家易娟子执棒,天津交响乐团倾情演绎,是乐团推动中国原创音乐发展的又一力作。王伟州通过《海河》,以国际化的交响语汇传递地域文化魅力,让天津的故事随音乐流淌向更广阔的舞台。正如观众所言:“这场演出让我们通过音乐读懂了天津的历史与现代、坚韧与温情。”

  从海河畔的灵感到舞台上的华章,王伟州用音符刻录了一座城市的记忆与梦想。在纷繁的时代中,他的作品如清茶余温,沁人心脾。期待这位扎根生活的作曲家继续以旋律为笔,书写更多连接时代与心灵的动人篇章!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版权登记
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天津市文联)法律顾问天津华盛理律师事务所
才华律师,魏涛律师,刘会云律师受托维护本刊(网)合法权益。
版权所有 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津ICP备11005939号-1 技术支持:津云

天津文艺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