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文艺界  >  区(行业)文联
滨海新区文艺服务基地流动“大篷车”再添新成员
日期: 2025-06-20 15:55 稿源: 滨海新区文联

  6月14日晚,天津市滨海新区文联与中新天津生态城社区服务中心签署《滨海新区文艺创作培训基地共建协议》,双方依托生态城第一社区邻里中心(和乐集文化艺术生活空间),开展文学艺术创作培训基地共建,扎根基层,服务社区群众,挖掘滨海文化元素、加强文艺创作,为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支撑引领行动贡献文艺力量。这次签约的生态城第一社区邻里中心,是继胡家园街、古林街、海滨街、北塘街、茶淀街、寨上街、太平镇之后,滨海新区文联与街镇社区共建的第8个滨海新区文艺创作培训基地。

  滨海新区音舞协会、天津艺术培训协会、生态梦网、乐龄学堂联合共建的中新天津生态城星谊艺术团也在当日正式成立,这是生态城首个面向老中青少全龄段开放的艺术团体,将打造一个开放、专业、多元化的艺术平台,服务和提升生态城居民文化生活。

  协议签署现场,滨海新区音乐舞蹈家协会、乐龄学堂联合举办了“初夏感恩音乐会”,既有古筝、二胡、钢琴、古典吉他等经典乐器的独奏、合奏,又有非洲鼓激情演奏,还有独唱、小合唱等丰富的声乐表演,为市民送上了一场融合多元艺术形式的视听盛宴。

  滨海新区文联对接基层群众书法、曲艺、音乐舞蹈等需求,开展培训和创作,与街镇社区开展基地共建。在共建中,双方约定文艺创作培训基地不挂牌、不圈地儿,群众在哪儿需要服务,基地就流动到哪里,基地由传统的固定场所模式转变为流动的文艺“大篷车”,艺术家沾上“土气”,群众沾上“洋气”。

  因外请高水平艺术家受经费制约,已往街道社区组织“村晚”“联欢会”等文艺活动,一般是组织自己身边业余文艺爱好者演出。如今,街道社区可作为文学创作基地,由滨海新区文联帮助创作本土文艺节目,节目质量大大提升。此前,滨海新区文联曲艺家为胡家园街创作的快板《大埝村八大姐美名传》,把居民最熟悉的八姐妹艰苦创业的故事搬上舞台,在“村晚”舞台中看到熟悉的人、熟悉的事、熟悉的快板,台下一片欢腾。

  每次街镇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滨海新区文联都提前研究群众需要什么,其中题字送书法最受群众欢迎。滨海新区民间文艺团队众多,滨海新区文联开展文艺家“看滨海发展,讲滨海故事”采风活动,建立起300多人的文学艺术家骨干队伍,以不搞迎来送往的形式到基层村居文艺服务。简单便捷朴素的服务方式,激发了艺术家的创作热情,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相声《滨海新风》、大鼓书《大沽口传奇》、歌曲《画卷滨海》《你好,滨海》等反映滨海文化的曲目均取材于基层传唱;盐渔文化展在社区学校流动展出,吸引了众多孩子感受滨海海洋文化的历史。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版权登记
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天津市文联)法律顾问天津华盛理律师事务所
才华律师,魏涛律师,刘会云律师受托维护本刊(网)合法权益。
版权所有 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津ICP备11005939号-1 技术支持:津云

天津文艺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