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文艺界  >  要闻资讯  >  文联快讯
天津市文艺工作座谈会文艺工作者发言摘要
日期: 2021-12-30 11:50 稿源: 天津日报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剧协副主席、市文联主席、市剧协主席 孟广禄:

  吹响时代号角,共促文艺繁荣

  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者的深情寄语,令我非常激动,更催我奋进。文艺工作者一定要吹响文艺的时代号角,守护文化的精神命脉。文学艺术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深厚、最强大的底气。文艺工作者要深刻理解“新时代新征程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的深刻内涵,我们要努力用中华民族的文化,塑造出中华民族的长相,发展中华民族的基因,传递中华民族的力量。

  推动天津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是天津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全市文艺工作者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守正创新,以永不懈怠的精神谱写天津文艺事业发展的新篇章,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天津力量”。作为市文联主席,我将团结带领天津文艺界同仁,听党话、跟党走,繁荣创作,服务人民,共同推动天津的文化发展,谱写新时代文艺事业的精彩华章。

  市作协主席 尹学芸:

  将个体体验融入时代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炼凝重,既激动人心又催人奋进,既提出要求,又在给大家鼓劲,为中国文学艺术鼓与呼。我深受鼓舞,也感到了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为人民写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应该是每一个作家的根本遵循。

  文学不能缺席新时代的书写,这些大的事件和元素,必将沉淀到作家的生活和记忆里,成为挥之不去的创作素材。我们既是经历者,也是见证者,而这种经历和见证在创作中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学强调个体体验,但只有将个体体验融入时代背景中,才会呈现厚重感和历史感。深入生活永远是一个不过时的话题,我会以身作则,尽可能多地走近笔下的人物,时刻有下沉的意识和愿望。我们要做的是,借这次大会的东风,让春种秋收的成果更实、更好。

  中国美协副主席、市文联副主席、市美协主席 王书平:

  奋斗新时代,描绘新画卷

  美术创作只有跟随社会发展,表现新时代,创作新内容,才能顺应人民群众对美的更高、更多样的需求,才能展现新时代美术发展的趋势和美学特征。美术工作者要紧跟人民的脚步,让自己的心永远跟随人民的心跳动,用画笔记录时代发展的细微变化,记录人民生活的点点滴滴,从人民群众中获得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创作激情。

  多年来,我在艺术创作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向百姓请教、让人民评判,在服务群众、向人民学习的过程中洗涤了心灵、汲取了营养、积累了素材,创作出一系列新题材、新内容的美术作品。作为市美协主席,我组织和带领全市美术工作者积极深入基层采风,让人民的形象成为“画中人”,让人民的生活成为“画中事”,用美术的形式传递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实践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美术工作者的“根”不在画室,而在人民群众之中。文艺作品只有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同,才能最终体现它的价值。

  中国曲协副主席、市文联副主席、市曲协主席 籍薇:

  牢记时代重托,让曲艺薪火相传

  作为曲艺界的一名老兵,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要坚定文化自信,做好非遗传承,让曲艺薪火相传。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做一个德艺双馨的曲艺工作者;同时努力成为先进文化的践行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多创作、多演出、多教学,同群众一道感受时代的脉搏,为新时代放歌。

  多年来,我的足迹遍布农村、社区、工地,为基层群众带去了欢声笑语,并走进中学、小学、幼儿园和社区活动室,向娃娃们传播曲艺艺术的种子。结合时代热点,推出了《永远跟党走》《红船新篇》《携手克时艰》《节约美德代代传》《大美天津》等新作品。文艺创作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真正做到身入、心入、情入,因为人民的笑声是曲艺人的明灯。

  中国书协副主席、市文联副主席、市书协主席 张建会:

  增强文化自觉,坚持守正创新

  书法工作者要坚定文化自信,潜心文艺创作。书法艺术作为极具中国特色的传统艺术形式,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电脑虽然部分代替了毛笔和硬笔书写的应用,但人们对书法艺术和传统文化的热爱空前高涨,这源于中华文化基因的强大影响力。书法工作者应真正理解传统,探索总结传统规律,将其与时代生活和精神对接,让崭新的生活内容和时代气息融入到创作中。新时代为文艺工作者提供了艺术成长的广阔空间,我们获得的学习条件、创作环境是以前任何一个时代无法比拟的,一定要从时代的脉搏中感悟艺术的脉动。

  书法艺术自古就有“正书法、正人心”的传统,唐之颜真卿、宋之苏东坡都堪为楷模,这也说明艺术家具有完美的人格、高尚的情操才能创作出反映时代精神特征的优秀作品,因此,当代书法家更应牢记使命担当,向着德艺双馨的目标不断进发。

  市作协原副主席 肖克凡:

  文以载人民之道

  中华文化素有“文以载道”的传统,我理解的“道”就是“人民”,就是人民的审美标准与价值观念,就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所凝结的共同信念。载人民之道──为人民写作,为时代放歌,这才是载中国文学之道的应有之义,才是文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历史担当。

  热爱祖国首先从热爱家乡做起,讲好中国故事就不应缺乏天津元素。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发表了近两百万字以天津为城市背景的小说,今后我要继续保持这种创作观念,更加深入理解中国故事的精神内涵,写出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和时代气质,讲出中国故事的新意与深意、丰富与多彩。天津是历史文化名城,我们要努力以文学方式驮着这座母亲城走向世界,这是我们的本分与责任。

  市剧协副主席、天津评剧院院长 曾昭娟:

  为时代、为人民奉献评剧精品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更加体会到文艺工作者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不管是在条件好的剧场,还是在村里的土台子,舞台就是舞台,演员任何时候都不能怠慢舞台和观众。在我心里,舞台是一个神圣的地方,我对舞台始终敬畏如初,从来没有因为自己在艺术上的成熟而有丝毫懈怠。

  守正创新是我们这一代戏曲人的使命和担当。天津评剧院坚持将传统艺术与新时代特色相结合,推出了一系列优秀新作品。《赵锦棠》改编自传统剧目《朱痕记》,我们将京昆表演中具有艺术含量的程式化形体动作与评剧生活化的动作相糅合,还在演唱中融入了高难度的技巧;《革命家庭》采用了多媒体技术,使之与演员的表演虚实相生,用艺术的力量唤醒观众血脉里的红色基因,向观众宣示新时代的艺术表达。

  市作协副主席 张楚:

  领会时代精神,写好人民故事

  一名文学工作者,除了要不断巩固、提升文学素养,读史明理,研文提技,下笔塑形,更要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眼纳千江水、脚踏万重山,以宽广的胸怀、开阔的眼界、多重的思维,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观察时代变化,领会时代精神,体会时代脉搏,映现时代风貌,记录人民和人心在时代年轮中的变化路径,写出具有新气象、新思路、新格局的文学作品。

  作为人类心灵史和思想史的观察者、记录者、思考者、建设者,作家的使命就是洞悉生活本质,领悟人民心声,只有当我们真正地与自己笔下的人物血通、气通、情通、心通,才有可能让人物和故事带着温度穿越时空,才有可能写出思想深刻、清新质朴、刚劲有力的作品。文学工作者不能满足于书写生活的表面和外在形式,而是要揭示出表层生活背后的独特文化底蕴,激发出独特民族审美精神的活力,呈现出真正内在的民族个性。唯有如此,才能在世界文学艺术领域鲜明确立中国气派、中国风范。

  中国曲协理事、谦祥益(天津)文化艺术中心演员 王文水:

  为时代和人民放歌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提到最多的就是“人民”。 我自小学习的就是《劫刑车》《巧劫狱》《千锤百炼》《立井架》等源于火热生活的作品,作品中的鲜活人物,无一不是来自于伟大的人民。只有来自于生活和人民的作品,才能久演不衰。因此,我要脚踏实地继承传统,不离根本地开拓创新,在百姓中间真正地去领悟人间烟火,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喜怒哀乐,用真挚的情感唱好生活的情、生活的味儿,歌唱伟大的新时代。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同时也是“文艺两新”的一员,我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专心致志抓好自身业务建设的同时,一如既往地自尊自爱、守正创新、崇德尚艺。小剧场同样有大情怀,小园子更要有大担当。好好说相声、说好相声,为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付出努力,为营造天朗气清的行业风气贡献力量。

  市文联副主席、市民协副主席、天津市泥人张世家绘塑老作坊总经理 张宇:

  坚守艺术理想,追求德艺双馨

  传统技艺,必须有长期、刻苦的基本功训练,才能有创作的条件与能力。传承者先要理解、掌握“东方之美”,再自然地生发出“胸有成竹”的创作。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民间文艺工作者,我要积极学习掌握新时代的传播模式、艺术形式,保持传统风貌,创新表现形式,让民间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崭新的生命力。

  基层文艺工作者不能脱离火热的生活,要坚持守正道、走大道,既不“走样”,还要有“新样”。要从新时代的民族复兴伟业中撷取优秀的创作题材,从具体的事迹中寻找创作形象。要深入生活,能看到表面现象的细节,能理解人民深沉的感情,能观察到人民的甘苦和奉献,并经过深刻思考,完成人民认可的作品,表现出火热生活中的形象、故事、精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内涵表现出来。

  市作协委员会委员、潇湘书院专职作家 王玉慧:

  提高网文新境界,书写时代新使命

  我是一名网络作家,是网络文学的受益者,我感谢这个最好的时代。网络文学是时代的产物,更当与时代同步。我们既是抒写时代的人,又是紧跟时代步伐的起舞者,时代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

  作为一名青年作家,我深切地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期许,深切地感受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网络文学是文学的一部分,网络只是载体,文学才是本身。我们不应以为自己渺小,便不觉责任之大;不应以为自己年轻,便不觉山河之重。要担当起时代赋予我们的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使命,为社会发展鼓与呼,为人民幸福放歌抒怀。我热爱文学,对文学抱有废寝忘食的巨大热情。未来我会继续努力,向前辈们看齐,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坚定文化自信,不忘初心使命,努力抒写出时代需要的中国好故事,鼓起凌云壮志,攀登文艺新高峰。

  天津海河传媒中心科教频道纪录片导演、撰稿人 孙磊:

  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

  作为一名纪录片导演,我明显感受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在显著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对中国充满了好奇,喜爱中国的文化,关心着中国的变化,很渴望知道中国到底在发生着什么。由我担任主创的纪录片《赶大营》,在海内外引发强烈反响。创作期间,我们耗时三年,行程几十万公里,采访了上百位“赶大营”后裔和十多位国内外历史学家,最终让观众感受到天津人的生命与呼吸、希望与开拓,同时也让全世界看到了真实的中国。

  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我们身处的时代、生活的城市,处处蕴藏的真善美,滋养着我们,也激发着我们的艺术创造力。我们要以更为深邃的视野、更为博大的胸怀、更为自信的态度,讲述更多、更好的中国故事、天津故事,以真善美为桥梁,跨越国界、跨越语言、跨越文化,抵达心灵,让更多人从中了解更为真实、立体、生动,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

  天津歌舞剧院青年导演 刘婵:

  跳出时代节拍,舞出人民心声

  紧扣时代脉搏,热情讴歌新时代,是文艺工作的价值所在。近年来,我多次参与东西部协作和支援合作工作,前往甘肃、青海、西藏等地开展交流、培训、演出活动。在庆祝西藏昌都解放70周年之际,我随团赴昌都与当地文化文艺工作者深入交流,带去的舞蹈《欢庆》,以舞蹈语汇全新呈现带有浓厚天津特色的“汉沽飞镲”,令藏族同胞感受到天津文化的魅力和天津人民的热情。

  作品要为人民群众服务,传递真情实感,弘扬社会正能量,这是我从事编导工作最真实的感受。今年11月,我参与创作的舞蹈《希望的田野》亮相第十三届全国舞蹈展演。这一作品的创作灵感就来自于深入津南等地的绿色屏障实地采风,今后,我要持续把深入一线采风的所看、所听、所学转化为主题鲜明、生动鲜活的优秀作品。(记者 翟志鹏 仇宇浩)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版权登记
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天津市文联)法律顾问天津华盛理律师事务所
才华律师,魏涛律师,刘会云律师受托维护本刊(网)合法权益。
版权所有 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津ICP备11005939号-1 技术支持:津云

天津文艺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