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文艺界  >  要闻资讯  >  文联快讯
庆新春全心全力 贺盛世见心见行
——天津市文联“我们的中国梦——新时代‘红色文艺轻骑兵’文化进万家”春节系列活动综述
日期: 2021-02-19 10:58 稿源: 市文联组联部

  为贯彻落实鸿忠书记和浙闽部长批示要求,满足本市基层一线和外地留津就地过年群众春节期间的精神文化需求,让他们过一个更有年味、人情味、文化味的温馨和谐的牛年春节,天津市文联在春节前夕精心组织、扎实开展了“我们的中国梦——新时代‘红色文艺轻骑兵’文化进万家”系列活动。艺术家们通过大众喜闻乐见的精彩表演、艺术讲座等多种形式,用心、用情为基层群众送来了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了疫情下的寒冬,让这个春节有了别样的内涵,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提高认识,精心策划,文化打造“节日范”。市文联党组对组织春节期间“我们的中国梦——新时代‘红色文艺轻骑兵’文化进万家”系列活动高度重视,作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喜迎建党100周年的具体举措和丰富群众节日文化的重要载体,明确活动的具体内容、规范要求,积极组织推进。首先,精心制定活动方案。党组与相关处室和协会多次研讨,策划了重点突出、内容丰富的“动态静态结合”“线上线下互动”“文艺名家大拜年”三大板块系列活动,为津门牛年春节的“艺术范儿”增添了绚丽的亮色。其次,协调市、区两级联动。要求市、区各协会及相关单位结合各自实际,鼓励市、区各协会文艺工作者积极参与,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基层文艺活动。

  二、特色鲜明,内涵丰富,活动点亮文化年。在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的前提下,市文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重推“三大板块”系列活动,创新运用“两结合”表现形式,凸显“动静结合”“线上线下互动”特色,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具有浓郁年节氛围的文化文艺活动,打造喜庆、祥和的“文化年”。

  1.动静结合,浓郁节日氛围。动态协会和静态协会以“动静结合”的形式结伴而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文艺永远和人民在一起”的时代主旋律,联袂营造出津门欢乐祥和、平安健康、喜庆和谐的节日氛围。

  市曲协小分队前往南开区简阳路福润劳务服务公司,组织津味相声专场演出,为不能回家过年的环卫工人送去了欢乐和祝福;奔赴河西区春秋文化艺术厅,为留津过年人员代表和基层群众举办相声新作品专场演出,用喜庆和欢笑为群众带来温馨和快乐;与市音协小分队、市书协小分队共赴东丽区新立示范镇农民安置用房建设项目——丽恒花苑建筑工地,相声演员用快板书和对口相声等形式表演了《话说天津城》《欢歌笑语》《最强大脑》等多个优秀作品,书法家协会组织的优秀书法家们,在现场书写春联、福字,挥毫泼墨,音协歌唱家们独唱了《党旗》《一封家书新唱》《舒心的日子》《父老乡亲》等歌曲,共同为留津过年的建设者送上诚挚的新春祝福。

  市音协小分队先后到津南区欣盛家园社区,宝坻区天锦园社区、务本道幼儿园,和平区劝业场街、新兴街、兆丰路社区,南开区鼓楼街铜锣湾社区等地进行专业声乐培训和文艺慰问演出,并就声乐演唱的练声方法、气息控制技巧、演唱技巧等方面为现场的群众进行了专业授课。市舞协小分队来到和平区南市街大都会社区,为社区居民和留津务工人员演出了拿手节目。市舞协秘书长程伟航还为大家带来一堂精彩的舞蹈课,现场教授舞蹈爱好者们一些芭蕾基础知识和简单的舞蹈动作。

  市书协小分队先后来到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开展迎春送福活动,现场书写福字、春联和书法作品,送上新春美好祝福;走进宝坻区林亭口镇增良庄村帮扶村,看望慰问该村空巢老人和困难群众,并为该村村民写福字送春联;走进东丽区津门里社区,为人民群众写春联、送福字。累计书写福字1000余幅、春联1000余副,其他书法作品300余幅。书协还组织20多位书法名家走进和平公安分局,与公安干警一起座谈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体会和感悟;走进《中老年时报》与读者、职工进行现场交流。

  市摄协小分队先后到北辰青广源街道办事处、小淀镇政府和津南区八里台镇鸣湖苑社区等地,为社区干部、居民约150人进行《手机摄影和应用》讲座;走进轨道集团,在地铁6号线二期工程景荔道站现场,为春节期间奋战在地铁建设一线的施工人员拍摄人物肖像照,讲解数码摄影知识。

  市美协小分队走进东丽区新立派出所,12位艺术家现场挥毫创作,将深情厚爱倾注于笔端,为基层民警送上新春美好的祝福;深入静海区天津市天立独流老醋股份有限公司慰问基层一线职工,举办了宣讲和交流活动,并送上了精心书写的楹联和福字。

  2.创新形式,发挥线上影响。“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伴随着文艺创作呈现“跨界”“融合”之势,市文联顺应时代潮流,聚力打造文联“云文艺”,让市民足不出户也可以受到文化艺术的熏陶。春节期间,市文联继续充实线上载体,组织有关协会录制了一批贴近生活、雅俗共赏的艺术普及讲座视频,可以通过天津文艺界网站观看,真正做到了线上线下结合过大年。视频荟萃了诸多名家的精彩技艺,包括中国书协副主席、市文联副主席、天津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张建会解读隶书经典,讲解、分析、示范汉代隶书名品《石门颂》的书法技巧和艺术特色;市民协副主席、著名剪纸艺术家李强为剪纸爱好者传授“牛”和“鱼”等剪纸技艺;民间文艺家聂书娟教授大家中国结、宝葫芦的打法,祝贺新年“红红火火”增添“福禄寿喜”;天津摄协副主席齐镇宇教授大家手机摄影与后期制作知识,以便广大群众拍摄出更多高质量的更多照片,记录牛年春节的幸福生活;国家级戏法传承人肖桂森主讲的古彩戏法视频,为观众解析了这一古老艺术的魅力。这些精彩纷呈的视频节目,不仅传递出新春佳节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以及纳福迎新等美好寓意,让就地过年“年味”十足,更推进了文联以“互联网+”思维谋划工作的进程。

  3.名家拜年,彰显文艺情怀。按照市委宣传部关于组织文艺家大拜年的工作部署,文联积极落实相关工作。相继联系了在津的冯骥才、孙伯翔、杨少华、王书平、张建会、贾广建、张宇、杨议等知名艺术家,还主动联系了身在外地的津籍艺术家李光曦、冯巩等共同参与。为保证录制效果,文联还特别组织了专业人员随时为在津的艺术家开展上门服务,并提供场景情节设计、撰写新年贺词等参考服务。

  三、引导带领,市区联动,文化惠民送温暖。市、区两级文联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部门,在团结引领文艺工作者和开展健康向上的文艺活动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市文联以春节期间“我们的中国梦——新时代‘红色文艺轻骑兵’文化进万家”系列活动为契机,组织引导各区文联积极参与,结合各自实际,发挥艺术特色。组织开展了多场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形成了市、区两级联动的良好态势,为系列活动注入强大而持续的动力。

  和平区文联充分调动区内骨干艺术家力量,先后在南市街道大都会社区、区纪委监委机关、劝业场街道新津社区,组织开展了三场别开生面的送“福”活动。为新城市建设者和留津过年人员代表创作福字并送福入户,送上节日问候和祝愿。在劝业场街新津社区举办“文艺课堂”系列讲座,知名作家、诗人扈其震进行了《亲情散文的审美和创作》的主题授课,受到社区群众的热烈欢迎。

  西青区文联组织的新时代“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深入到精武镇小卞庄村和王顶堤商贸城,开展“送福下乡”志愿服务活动。用文化过节的方式为新春庆禧纳福,通过具有传统文化气息的书法艺术作品来赞美当下人们的幸福生活,更把“福”字的美好寓意送给千家万户。

  北辰区文联针对防疫现状,组织了“共圆百年梦 奋进新征程”迎新春送福活动。由以往热热闹闹现场写春联、看春联、品春联,改为由区里的书画骨干在单位、在家中分散书写,共准备出了千余份春联和“福”字,为区内居民送去最美好的新年祝福。

  蓟州区文联组织区书协11名书法家写下了1000余幅(对)福字、春联,送到农村群众和社区百姓家中,表达了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的美好愿望。

  四、温暖游子,无私奉献,最是文化能致远。“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春节期间,还有许多依然奋战在基层一线的工作人员,特别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响应政府的号召,选择留津过年的他乡游子们。为了减少他们“未归人”的寂寞惆怅,为他们营造出“家”的温馨,市文联充分运用 “我们的中国梦——新时代‘红色文艺轻骑兵’文化进万家”系列活动,深入到全市多家企业、社区、地铁施工现场等基层一线,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给他们送上“精神大餐”。最是文化能致远。现场泼墨、歌舞表演、艺术讲座、名家拜年……异彩纷呈的文化活动让牛年春节多了浓浓的文化年味。一个个活动,如同一阵阵春风,吹暖了万千游子的心,进而通过感受文化的深度和温度,提升了他们生活在天津这座古老城市的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

  与留津过年人员为防控疫情和复工复产做出贡献相辉映的是文艺界无私的艺术工作者们,特别是王书平、张建会、李瑛、刘俊杰、李锦河等文艺名家今年都已年逾六旬,仍然在这次活动中走一线、下基层、爬高台、钻工地,顶着冬日咧咧寒风,不顾舟车劳顿,不计个人报酬,倾情奉献,把欢笑、祝福和美的享受带给基层观众和留津过年人员,模范地实践着党的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彰显着“德艺双馨”!

  五、享受服务,感念关爱,此心安处是吾乡。“我来天津打工10年了,还是第一次在这里过年,虽然今年不能回家,但能看见这么多艺术家现场表演、参与这么热闹的活动,内心还是很激动的。”32岁的小张是安徽人,是一名建筑工人,也是新时代天津的建设者,看到自己和同事们建设的高楼一幢幢拔地而起,他觉得非常自豪。

  “没想到,工地里年味儿这么足”,听着喜欢的歌曲,拿着火红的“福”字,秦子明开心地笑了。他已在天津工作了8年,越来越喜欢这里,“马上要过年了,演员和书法家专门来给大伙儿表演节目、送‘福’字,我们的工地是一个家,现在这个家充满了过年的欢声笑语,我们能感受到家人般的关怀。”来自河北保定的工友霍占坡也深有同感,已来津10年的他一直坚守在建设一线,也把天津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留津过年,家人放心。

  “牛马年,好耕田”。这个牛年的开端,留津过年的人们用辛勤工作开了一个好头,等待他们的一定是收获的喜悦。“对我们来说,天津也是家乡,只要有家的温暖,心里就踏实,在哪里过年都一样。”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版权登记
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天津市文联)法律顾问天津华盛理律师事务所
才华律师,魏涛律师,刘会云律师受托维护本刊(网)合法权益。
版权所有 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津ICP备11005939号-1 技术支持:津云

天津文艺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