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文艺界  >  理论评论
震撼人心的力量
日期: 2020-07-10 16:14 稿源:

──观话剧《生死24小时》

由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创排的“抗疫”题材话剧《生死24小时》,7月3日成功首演。该剧根据发生在2020年疫情期间的除夕之夜,天津市成功妥善处置“歌诗达赛琳娜号”国际邮轮这一真实事件改编而成,以艺术手段呈现了这场争分夺秒、惊心动魄的海上防疫救援行动和整个应急处置过程。纵观全剧,可以用“引人入胜、动人心弦、感人至深”来概括,体现在整部剧作的编、导、演、美等各个方面。

01.jpg  

突破题材桎梏,完成从新闻事实到戏剧艺术创作

  处置“歌诗达赛琳娜号”国际邮轮是天津抗疫工作的一件大事:“船上先后有15人出现发热症状!船上还有140多位湖北籍游客!全船 4806人的安全健康告急!”上面这些真实的数字,是发生在武汉宣布封城后的第二天,尤其多名疫情重点地区游客出现在封闭的邮轮上,更是给所有船员、游客带来了莫大的恐慌,事态变得更加严峻。“抗疫”题材作品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是材料,一种是无法深入现场的新闻符号式书写,成为浮于表面的趋同性创作;另一种是材料题材巨大,千头万绪,一不小心就落入了事实叙述和罗列的陷阱。

  话剧《生死24小时》成功的基础,正是从事件本身的新闻报道和纷繁复杂的现实素材中突围,采用时序、散点等多种戏剧结构将真实的事件建构起来,构建出具有丰富包容性的戏剧情境,使环境冲突、性格冲突、文化冲突、情感冲突等多层次的戏剧冲突能充分展开,成为“引人入胜”的故事动力,并最终强劲有力地指向:“保一座城”还是“保一艘船”,是生还是死之间的抉择!从而使这场抗疫事件生发出更震撼人心的力量,使这场事件处置中所展现出的天津担当、天津智慧、天津深情更具华彩!

  03.jpg

导演的二次创作充分彰显天津人艺的品质感

  话剧从“歌诗达赛琳娜号”国际邮轮除夕夜举办“船长晚宴”开始,通过旋转式舞台辅以多媒体综合运用,将邮轮的奢华尽展于观众面前,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在康康舞欢快的节奏中,六名舞者穿着艳丽的康康舞长裙登场,歌舞飞扬。意籍船长帕瓦罗蒂还亲自为游客献上著名的意大利歌曲《我的太阳》。游客们沉浸在中国农历除夕的纵情狂欢之中。开场是在欢快热烈的氛围中进行的,编剧和导演通过舞台提供的时空,将文学空间和表演价值之体现共同置于追求的对象之中,营造出一派歌舞升平、欢庆节日的热闹景象,就连观众都被这欢快的气氛感染了……

  如果说这个话剧剧本的真实性奠定了成功的重要基础,那么在二度创作中,导演假定性的运用则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性。假定性乃是所有艺术固有的本性,在话剧艺术中,无论是各种构成性的布景,还是镜框式舞台的写实性布景,都是假定性的。 在戏剧艺术中假定性的表现范围十分广泛。首先,人们普遍承认舞台空间处理与时间的假定性,剧中童家凤全家和总指挥夫妇、施一凡、童家龙的隔空对话就是一种合理的假定。在同一个镜框中,导演将天津、武汉四个点设定在一个空间,演员可以通过舞台节奏的处理对自然时间进行调整、压缩和延展。大屏幕上倒计时的秒数,则是利用观众对时间流逝的错觉,扩大压缩与延展的幅度,使一出戏100分钟左右的演出时间,能够表现24小时的剧情时间跨度。在这种情况下,以幕(场)间歇和灯光效果等技术手段所暗示的剧情时间的流逝和地点的变迁,则具有很大程度的假定性。

04.jpg

  人物塑造实现感人至深的情感传达

  抗疫文艺作品首先是文艺作品,首要具备的就是文学性和艺术性。但实际的作品创作中大多缺少一种勇气,像自己想象中的套路作品,常常简单地非此及彼,不能体现出人性在复杂环境中的光辉。所谓“动人心弦”就是要打动人心,避免作品见事不见人,要写人,要写人的情感。

  剧中的总指挥童国梁,他首先是一名党的领导干部,负责整个救援工作的决策和实施,但他同时又是一位父亲,得知女儿作为医学博士牺牲在武汉红区抗疫第一线的同时,他强忍心中的悲痛,又派遣儿子承担了恶劣环境下实施直升机运送检测样本的任务,而在那样的环境下作业,随时都有机毁人亡的可能!这个角色的关系虽然不是真实事件中的,但是这种人物关系的设定却增强了话剧的艺术性,将一位讲党性、有担当、不徇私,敢于承担困难和牺牲的优秀领导干部形象跃然呈现在台上,人物情感真实饱满,更加增强了戏剧冲突,多处情节令观众潸然泪下。尤其是情况解除后,童国梁回忆起自己的女儿,捶胸顿足,止不住地悲伤,恰恰还原了一个内心充满如山般父爱的普通父亲形象。

  最后,作品展现出对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类命运、情感的追问,具有卓越的艺术性和深刻的思想性。《生死24小时》在作品的构建方面显示出深刻的国际背景思考,将戏剧的情境构建在“歌诗达赛琳娜号” 国际邮轮上,创建了强烈的戏剧矛盾和现场感:傲慢的参议员、热诚的帕瓦罗蒂船长、维护自身利益的游客、温柔善良的总指挥爱人……也巧妙地暗喻了新疫情时代充满文化偏见和价值观差异的国际局势,准确地用戏剧情境的构建,呈现出一个多元文化碰撞的世界文化图景,超越了现实本身,体现了剧作者的思考、选择与独特的创新。

作者:天津市戏剧家协会秘书长 刘强

转载:天津日报 满庭芳 7月10日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版权登记
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天津市文联)法律顾问天津华盛理律师事务所
才华律师,魏涛律师,刘会云律师受托维护本刊(网)合法权益。
版权所有 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津ICP备11005939号-1 技术支持:津云

天津文艺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