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文艺界  >  文艺家协会  >  天津市书法家协会  >  协会活动
追忆“范氏狂草” 天津市书法界座谈缅怀范润华先生
日期: 2019-01-23 15:53 稿源: 天津美术网

    1月22日上午,由天津市书法家协会主办的“缅怀著名书法家范润华先生追思会”在天津迎宾馆召开。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天津市文联副主席、天津市书协主席张建会,今晚报社原社长贾长华,中共吴桥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瑞霞,吴桥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献辉,天津市书协原主席唐云来,天津市书协副主席邵佩英、李锋、喻建十、任长文,天津师范大学原副校长王润昌,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冉繁英,著名文化学者姜维群,书画家况瑞峰、陈启智、董铁山、任云程、王树秋、窦宝铁、刘运峰、康国林、华刚年,天津市书画艺术研究会书法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赵寅、李颖逊,天津市书画艺术研究会书法艺术研究院副秘书长孙光伟、理事赵鹏,吴桥县金鼎古籍书装订厂厂长谷秋生,以及范润华先生弟子胡振生、倪祥洪等出席了追思会。追思会由天津市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邵佩英主持。中青联委员、文化部青联副主席刘波特发来文章,追忆范润华先生的艺术成就。

    范润华,1939年生于河北吴桥,2018年12月7日在天津去世。生前为天津市书画艺术研究会书法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津市书法家协会理事、天津财经大学教授、书法硕士生导师。他少嗜笔翰,诸体有成,尤以狂草名世。他的狂草都得益于他几十年来的翰墨浸染,以及他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治学精神。其作品气势恢弘、变幻诡奇、寓情于书,既得张旭、怀素神髓,又融历代草书大家之风韵,集古之大成,蔚成自家风范,世人誉为“范氏狂草”。曾出版《书法知识概要》、《范润华狂草作品集》等多部作品集,《狂草探微》一书填补了我国狂草理论历史的空白。

    追思会上,唐云来作为同一代天津书法家中的代表介绍了范润华先生执着追求狂草书的艺术人生。刘瑞霞作为范润华家乡代表回忆了范润华热爱家乡、奉献家乡、资助家乡的家国情怀。与会专家对范润华先生的艺品和人品给予高度评价。

    大家认为,范润华先生是一位对狂草艺术有着卓著成就的大家。他生前广泛涉猎东汉至民国狂草大家遗墨及书论研究,在狂草的实践与理论方面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绩。范润华先生的草书作品用笔酣畅恣肆,气脉贯通,潇洒自然,犹如舞蹈一般,熟练的笔法与其情感的自然融合,处处给人以无限的生命意识。欣赏范润华先生的作品,会为其点面的瞬息万变而惊叹,畅游在其娴熟的笔法和流畅的线条之中,真正享受到一种线条艺术带给来的审美愉悦。范润华先生的作品力求在传统基础上再创造,他寻求外在形式与内在精神、技术与心境的契合。出于对自然万物的热爱,范润华先生留心于物而不囿于物,在大自然中寻求权变之道,加上个人生活阅历丰富、历经沧桑,为其书法作品更增添了无穷意味。

    范润华先生竭毕生之所学著成《狂草探微》一书,具体详实地介绍了狂草的源起和发展情况,尤其针对书法实践,不浮于表面解脱,而是鞭辟入里,一语见地,填补了我国狂草理论历史的空白。他曾从五个方面发现狂草的“卓越”之处。面对怀素和尚的狂草,李白欣赏到的是“飘风骤雨”、“落花飞雪”、“如闻鬼神惊”、“只见龙蛇走”;朱逵欣赏到的是“笔下惟看激电流,字成只畏盘龙去。怪状崩腾若转蓬,飞丝历乱如回风。”书法,尤其是狂草艺术颇为抽象,没有千篇一律解读,只能用感受形式美的艺术慧眼去发现“卓越”之处。范润华先生曾建议广大读者从理通、力遒、形美、韵胜、情浓五个方面探讨其艺术性的高低。理通,“奇姿本自规矩出,磊落分明法度余。”如果只重视外形求新求变,而内在却全无法理,那么只能算是故作狂态,杂乱无章。力遒,力是骨力,是内劲,不是表面上的张扬外露,剑拔弩张,也不是着劲十足地机械用力。 形美,字形结体因书体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意趣,形是一种富于生命的形态,如果没有内在的风神气韵,而徒具表象,仍无美可言。韵胜,成功的书法作品,无不贯穿着生动的气韵,流露出优美的意境。气韵是从作品骨子里自然焕发出来的,既是客观事物的反射,又是书法家性格的侧影。情浓,书法,是抒情的艺术,是书法家人生阅历、处世哲学、学识修养和书法素质的集中体现,而喜怒哀乐等情绪变化和心境的不同,也会真实地呈现在书法作品中。

    此外,现场展示了范润华先生生前的部分手稿、书法教案、出版的理论专著、作品集以及主要书法代表作等。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天津市文联)法律顾问天津华盛理律师事务所才华律师,魏涛律师,刘会云律师受托维护本刊(网)合法权益。
版权所有 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津ICP备11005939号-1 技术支持:津云

天津文艺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