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文艺界  >  名家新秀  >  艺术家风采
发掘艺术人才需尊重专家眼光
日期: 2009-12-02 16:10 稿源: 今晚报

    天津文联在全国率先推出“文艺新星”评选活动,并已坚持十届。为何这样一个地方性的文艺人才推选活动常办常新?评选委员会主任、中国文联副主席、天津文联主席冯骥才认为——发掘艺术人才需尊重专家眼光。

    天津市文联第十届“文艺新星”评选日前揭晓,文艺界23名青年人才入选,至此“文艺新星”推选文艺人才共计185人。这样一支庞大的青年文艺人才队伍在天津文艺大繁荣大发展的良好氛围下,如沐春风,茁壮成长,在不同的艺术岗位上承担起中坚力量。同时,天津文联坚持十届的“文艺新星”评选活动,也成为天津文化艺术界的优良传统和金字招牌,引起全国文艺界的共同关注。

    作为“文艺新星”评选委员会主任,中国文联副主席、天津文联主席冯骥才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冯骥才说,多年来,评选“文艺新星”作为市文联重要工作坚持下来,发现和推出了一批优秀人才,这些青年才俊因此得到来自各方力量的助推,在艺术圈中如一朵朵鲜艳小花竞相绽放,天津文艺事业也因此显示出勃勃生机、充满活力。

    天津文联在全国率先推出“文艺新星”评选活动,并已坚持十届,为何这样一个地方性的文艺人才推选活动常办常新,且越来越为各地同行瞩目效仿?冯骥才认为,发掘艺术人才最为重要的是尊重专家眼光。天津每届“文艺新星”的评选,都是由天津文联党组、下属十多家协会的主席共同完成,协会的主席都是天津各个艺术门类的领军人物。“每一届‘文艺新星’评选,各家协会的主席都是全力以赴,大家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层层推选,充分讨论,最后以不记名方式投票产生。”

    天津“文艺新星”关注的视野逐渐宽阔。冯骥才说,评选活动将各个艺术门类细化,进行全面考虑,这样就有更多的青年人才走入专家的视野当中。“比如舞蹈,有舞台后默默付出努力的编舞;比如戏曲,很多幕后优秀的乐师并不为观众所熟悉;比如书法,我们的眼光不单单瞄准书法家,还有篆刻等等。”

    据了解,本届天津“文艺新星”的评选范围又进行了扩充,第一次将艺术团体之外的“编外人才”吸引进来。“这一届的新星中,出了两位在社会上小有名气的画家,张晓彦和张俊,他们的作品意境优美,表现不俗,评委会是全票通过。”

    天津文联一方面坚持评选“文艺新星”,一方面追踪着历届“文艺新星”的身影,帮助他们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成为天津发现培养艺术人才的重要途径。据悉,一本专门介绍天津185名“文艺新星”的文字作品近期将出版发行。

撰稿:今晚报记者 高丽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版权登记
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天津市文联)法律顾问天津华盛理律师事务所
才华律师,魏涛律师,刘会云律师受托维护本刊(网)合法权益。
版权所有 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津ICP备11005939号-1 技术支持:津云

天津文艺界